Culture 企业文化
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,我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,努力回忆在潜入深海的那一刻,自己想的最多的是什么,得到答案是:尽快浮出水面。
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,应该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吧。
在长滩岛,深海潜水是不可错过的旅行体验。当然,决定去尝试的时候,需要克服一些担心,比如不太会游泳,会不会有危险,呛水了或者遇到鲨鱼该怎么办……最终决定去潜的时候,除了尚未克服的恐惧、紧张之外,还有些许兴奋。
Dave是我的潜水教练,土生土长的当地人,常年的户外运动让他看起来又黑又壮,笑起来会露出一排白亮干净的牙齿。Dave是个风趣的人,这种风趣在他的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,他不时会讲一个关于潜水的笑话,或在示范潜水动作的时候做出夸张表情和手势,逗得我们咯咯直笑。Dave也是个严肃的人,对于潜水的要领和注意事项,他会不厌其烦地重复,并要求我们复述和重复演示,毕竟潜水是一项有危险的运动,他的每一分细心,都会给我们多一分的安全。
3个小时的教学结束后,Dave带着我们出海了。同行的学员Lisa是个在韩国教英语的加拿大女孩儿,她说自己特别喜欢中国,这句在很多初次相识的人听起来是很客套的话却让我深信不疑,因为她的后背纹着中文“命运”二字,即便她可能并不懂得“命运”的含义。Lily显得尤为兴奋,不停向Dave询问:海底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吗?今天会不会见到海龟或者海蛇?一路的欢声笑语,让我心中的紧张冲淡了些许。半小时航程后,Dave带我们来到长滩岛西部海域的一个潜水点,大家换上潜水服,背上氧气罐,带上面镜,咬着呼吸管,等待着教练的指令。
入水是倒栽式的,按照Dave的示范,我们坐在船舷上,左手压着面镜,右手托着后脑勺,身体微微往后倾斜,整个人就栽进了大海,在潜水背心的浮力作用下,很快就浮出了海面。海浪很大,一波一波扑在我脸上,虽然嘴巴死死地咬住了呼吸管,但是海水还是灌进了嘴巴,又涩又苦。顺着船头抛到海底的绳子,按动潜水背心的放气按钮,将浮力变小,身体也随之慢慢沉入大海。下沉不到2米,在水压的作用下,耳朵开始胀得疼起来,心里也浮出了在海底的第一丝恐惧,在Dave的引导下,我捏紧鼻子,猛地向外憋了一口气,顿时觉得耳朵通畅起来,往复这样的动作不到10次,终于下沉到20多米的海底。我抬了抬头,阳光透过海面洒到了海底,瞧多了还会有些刺眼。
在阳光的照耀下,多彩的海洋世界就呈现在我的眼前:四周五颜六色的珊瑚是海底生物的游乐场,鱼儿披着五彩斑斓的外衣在珊瑚之间穿梭,还有很多不认识的海洋生物。它们似乎并不关心我们这些外来者,有的趴在海底,有的吸附在珊瑚礁上。鱼儿的游动让海底充满了活力,我的心也随之跃动起来。Dave用手势示意要带我们去找海龟,并引领我们向海底深处游去。
一路上与成群的鱼队相遇,我伸了伸手,想抓住它们,可毕竟海底是鱼儿的主场,它们动若脱兔,还没等我的手伸出去,早已没有了踪影。或许是运气不好,我们寻觅了好久,海龟却没有出现。突然,Lisa动作夸张的用手指向了珊瑚另一侧,我以为是海龟,当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过去时,我惊出了一身冷汗,一条一米多长的海蛇正向我们的方向游来,我赶紧调转了游向,Lisa也向我的方向逃离过来。Dave身经百战,拿出随身带的钢棍,将海蛇赶进了珊瑚中。
躲过了海蛇我们依然没有寻觅到海龟,可是多彩的海景已经足够让我陶醉。接着前行,我突然感觉一阵恶心。在海底停留时间越久,这种感觉久越强烈。我有点慌乱了,担心自己身体出了状况,这种情形在Dave的教学中并没有提及,我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手势向Dave求助。我用自己的意志强撑着,脑袋里无数句同样的话在漂浮:快点结束浮出海面吧。我望了望海面,这20多米的距离,在那一刻是那么的遥远。我试着摘下呼吸管,深深的向外吐了一口气,反复如此,让恶心感降低一些。氧气快用完了,Dave带领我们向海面游去,这20多米的距离,我游的特别有动力,出海面的那一刻,我感觉就像站在陆地上一样的踏实。
后来我向Dave描述了恶心、呕吐的状况,Dave说这是因为长时间用嘴呼吸导致嗓子干痒引起的感觉,并不是大问题,适应了就好了。我放心的点了点头,对于下一次的潜水又多了一些信心和期待。我也明白,所谓对未知世界的恐惧,根源在于自身的准备不足,用心做好功课后,未知世界带来的挑战和精彩远多于内心的那一丝恐惧。而且,你会收获更多。
Copyright © 2010-2018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16575号-1 新天绿色能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