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专访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CDM部门负责人黄海
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前身为河北建投风电筹建处,成立于2004年。2005年初《京都议定书》生效,CDM业务初露端倪,刚刚涉足风电领域且尚处于筹建阶段的新能源公司敏锐地洞察到CDM业务的潜力,2005年底抽调包括黄海在内的精兵强将成立CDM小组,2006年更名为CDM办公室。新能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开展CDM业务的公司之一。
万事开头难。CDM当时是个新鲜事物,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,国家发改委当时也没有明确规则。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,对CDM团队而言这是一个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难题。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根据国家规则和细则的相继出台不断调整思路。
“我们的工作不能出现任何差错,时刻都犹如在走钢丝,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。我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,只是我们比别人更加细致,尽量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。”---黄海
黄海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康保一期和沽源一期项目。通过反复研究和分析,按照风险分散的原则将两个项目分开做。2007年4月,两个项目通过国际审核顺利注册成功。这仅仅是一个开始,买家的选择至关重要,直接关系到项目最终能否取得收益。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很多买家,包括能源公司、投行、基金等。对于刚刚进入风电行业的新能源公司而言,寻找到理想的且信誉度高的买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CDM团队始终绷紧风险控制这根弦,坚持“资信第一、价格优选”的原则,将执行能力作为选择买家的最关键因素,并将有实力的能源企业作为首选。事实证明,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,很多碳基金买家纷纷退出市场或毁约,而新能源公司碳减排合同的执行却始终保持稳定,有的买家甚至还强化了合同执行,并表达了开展进一步合作的意向。几年来,包括壳牌国际贸易公司、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、瑞士再保险公司、日本中部电力公司、日本中国电力公司、捷克国营电力公司、来宝集团等大企业都成为新能源公司稳定的合作伙伴。
在业主和买家之间,还有一个角色就是咨询公司。2005年,咨询公司与业主谈的减排量买卖合同都是按照收益分成的,最初业主都感觉是在卖空气,只要能谈成拿到钱就行。按照国内当时通行的做法,咨询公司分成比例大多在50%以上。于2006年1月,经过艰苦谈判,CDM团队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减排量买卖合同(ERPA)完成签约。买家免费咨询,风险全由买家承担,买家收益分成比例压缩到了12%,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。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相关政策,不允许咨询公司按比例分成。新能源公司与买家重新协商签订合同,碳排放交易价格最终确定为8.8欧元/吨,而当时市场行情5美元/吨的比比皆是。第二个项目沽源一期通过与省科技厅合作卖给日本中国电力公司,卖到了10欧元/吨。
正是有了前期卓有成效的工作,CDM项目从2007年开始产生收益。9月,康保一期项目获得第一笔VER碳减排收益,成为全国第二家成功交易VER的企业;同年11月获得第一笔CER收入,成为全国第11个获得收益的风电项目。从项目注册到产生收益,仅仅历时半年多时间,创造了当时风电行业运作的最快纪录。成功的背后,是大家艰辛的努力和付出。首批项目的成功,振奋了大家的精神。“卖空气”换来了真金白银,CDM团队信心倍增,他们越战越勇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核准的项目100%注册成功,追求达到完美。”—黄海
“编制完善的数据库,沉淀下每位优秀员工的能力,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。”—黄海
CDM业务的开展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系统工作,从风电项目预可研编制和设计阶段就要提前介入,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实施及运营过程中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及时跟进,就有可能影响到CDM项目进展甚至项目的最终收益。因此,CDM团队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、外圆内方的协调能力和监督执行条款的能力。黄海要求他的团队坚决做到两个“严格”,即严格按照程序操作、严格执行合同条款,多预想困难并事先解决,实际执行中不能出现任何差错,努力做到“零失误”。同时,CDM团队还创新了“先单边,后双边”的新模式,最大限度节约了项目开发注册时间。一般而言,CDM项目从开发到注册的周期快则七八个月多则三年,而黄海的团队屡创记录,最短周期仅为193天。由于注册之前的碳减排(VER)价格极低,所以注册时间对项目利润有重要意义。目前,CDM团队跟踪项目超过50个,为保证“零失误”一个日臻完善的数据库已建立运行。
“公司选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成功的关键。”—黄海
“新员工在前几年工作的时候要少谈条件,用心做几年专业技术工作才能真正有底气,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。”—黄海
从2009年起联合国CDM 执行理事会(EB)不断提出对于中国风电电价的质疑,并于2010年出台针对性规定,要求中国风电项目在申请CDM时必须审查其所公布最高电价情景下的项目财务分析状况。这种近乎无理的要求无疑是中国风电开发CDM项目以来所面临的最严峻考验。之后,国内有多个项目遭拒。面对外方利用“政治问题技术化”手段刻意打压中国项目的不利局面,CDM团队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,一方面审时度势合理调整项目开发节奏,另一方面积极沟通业内专家从技术层面进行深度分析。最终,抓住时机利用“参考电价”模式,实现了项目的成功注册。仅2011年,CDM团队就完成了10个项目成功注册,超过以往项目总和。
几年来,新能源公司全力抢抓碳交易市场机遇,全力培养和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,CDM收入在公司整体利润构成中的比例跨越式提升,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利润来源,为公司完成整体经营利润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持,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, CDM团队功不可没。截至2012年8月,新能源公司累计跟踪项目50个,核准完成的26个风电项目全部开发为CDM项目,其中累计获得EB注册项目22个,容量1300.3MW,结汇收入超过1.1亿元人民币。
“人员数量是固定的,只有更好的管理,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管理者,才能做到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尽可能多的事。”---黄海
七年时间,黄海成功实现了从火电行业到风电行业的转身。十余年的电厂工作经历奠定了他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经验,加上追求完美、永不服输的性格,这些都是黄海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强大推动力。黄海常说,“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公司提供的平台及领导的谆谆教导,常怀感恩之心,努力工作作为对公司的回报是我的职责所在。”
七年时间,黄海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所有CDM行业遇到的困难,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依靠集体智慧攻克了一个个难题,保持了注册、签发双100%的成功率,培养了一支年轻有为的人员队伍。“CDM 永远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项目,发电量越多转化的碳减排量越多,产生的利润就越多。没有发电量的保证,不会有收益过亿的成绩,CDM也将是空中楼阁。为公司整体利益做贡献,不是某一个部门、某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做成,公司利润达到最大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。”黄海颇有感触地说。
Copyright © 2010-2018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16575号-1 新天绿色能源